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

無性渦蟲不死 研究解謎

路透社 – 2012年2月28日 下午2:10


路透倫敦27日電)英國科學家發現1種無性生殖的扁蟲能克服老化,可能因此得以永生不死。科學家表示,這項研究為延緩老化與人類細胞中的老化特徵帶來曙光。
這份今天發表在美國「國家科學院學報」(PNAS)的研究指出,渦蟲於再生時,會繼續維持去氧核醣核酸(DNA)關鍵部份-端粒(telomere)的長度。

英國諾丁漢大學(University of Nottingham)的阿布貝克(Aziz Aboobaker)領導這份研究,他說:「我們的研究數據符合動物何以可能永生的其中1項預測,我們的下個目標就是要更詳細了解這項機制,以及更了解動物如何演化為不死。」
阿布貝克的研究團隊研究兩種渦蟲,1種如同人類行有性生殖,另1種則是直接分裂成兩半行無性繁衍。
阿布貝克在聲明中說明,兩種渦蟲似乎都能無限再生,會一次又一次地長出新肌肉、皮膚、臟器、甚至完整的腦部,但是無性生殖的渦蟲卻會同時更新關鍵端粒酵素的儲存,這或許為長生不死之因。
科學家知道細胞老化其中1項關鍵因素為端粒長度,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,能保護染色體避免被降解以及喪失細胞功能。端粒較短被認為是較快老化的指標。
大部分的有性生殖生物在早期發育時酵素最為活躍,但是阿布貝克的團隊發現,無性生殖的渦蟲卻會在再生時大幅增加酵素,這讓細胞在分裂取代失去的組織同時,幹細胞也能維持端粒長度。中央社(翻譯)



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4%A1%E6%80%A7%E6%B8%A6%E8%9F%B2%E4%B8%8D%E6%AD%BB-%E7%A0%94%E7%A9%B6%E8%A7%A3%E8%AC%8E-061021104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